《八月十五夜玩月》 (唐)刘禹锡 
 
  天将今夜月,一遍洗寰瀛。 
  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 
  星辰让光彩,风露发晶英。 
  能变人间世,攸然是玉京。 
《中秋》 (唐)李朴 
 
  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; 
  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; 
  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; 
  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 
 
    《中秋登楼望月》 (宋)米芾 
 
  目穷淮海满如银,万道虹光育蚌珍。  
  天上若无修月户,桂枝撑损向西轮。 --(《宋诗钞》)  
 
 
    《水调歌头》(宋)苏轼 
 
 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。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 
 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 
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 
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 
  高处不胜寒!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  
 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 
 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 
 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 
 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
 
    《中秋月》 (宋)苏轼 
 
  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, 
  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 
 
    《太常引》 (宋)辛弃疾 
 
  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 
  把酒问姮娥:被白发欺人奈何! 
  乘风好去,长空万里, 
  直下看山河。斫去桂婆娑。人道是清光更多。 
 
    《彩云追月/中秋》 (当代) 刘周 
 
  花在此时落,月在此时圆 
  人间天上,歌起舞飞旋 
  凤鸟还巢,更无狼烟 
  寂寞了美婵娟。 
  波涌万种缠绵,海底倒映天 
  不教浮云将月蔽,心想太平万万年。 
  我有霓裳风吹动,水起涟漪歌抚平 
  云藏潜龙,月隐寒宫 
  云须染彩,月洒光晕 
  彩云追月,云掩秋空 
  月沾凉意,云载清风 
  才现欢欣,又惹愁生 
  此忧谁解?谁是知音? 
  且饮此杯,共语升平 
  良辰易逝何如梦 。 
 
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根据《彩云追月》乐曲填词  
 
     《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》(唐)刘禹锡  
 
  尘中见月心亦闲,况是清秋仙府间。  
  凝光悠悠寒露坠,此时立在最高山。  
  碧虚无云风不起,山上长松山下水。  
  群动悠然一顾中,天高地平千万里。  
  少君引我升玉坛,礼空遥请真仙官。  
  云欲下星斗动,天乐一声肌骨寒。  
  金霞昕昕渐东上,轮欹影促犹频望。  
  绝景良时难再并,他年此日应惆怅。-- (《全唐诗》)  
 
    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(唐)白居易  
 
  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  
  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  
  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  
  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--(《全唐诗》)  
 
    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 (唐)皮日休 
 
  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  
  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 --(《全唐诗》)  
 
    《中秋见月和子由》 (宋)苏轼 
 
  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千丈生白毫。  
  一杯未尽银阙涌,乱云脱坏如崩涛。  
  谁为天公洗眸子,应费明河千斛水。  
  遂令冷看世间人,照我湛然心不起。  
  西南火星如弹丸,角尾奕奕苍龙蟠。  
  今宵注眼看不见,更许萤火争清寒。  
  何人舣舟昨古汴,千灯夜作鱼龙变。  
  曲折无心逐浪花,低昂赴节随歌板。  
  青荧灭没转山前,浪 风回岂复坚。  
  明月易低人易散,归来呼酒更重看。  
  堂前月色愈清好,咽咽寒 鸣露草。  
  卷帘推户寂无人,窗下咿哑唯楚老。  
  南都从事莫羞贫,对月题诗有几人。  
  明朝人事随日出,恍然一梦瑶台客。 --(《宋诗钞》)  
 
    
《中秋》 (宋)戴石屏  
把酒冰壶接胜游,今年喜不负中秋。 
故人心似中秋月,肯为狂夫照白头。 
 
    《一剪梅》(清)李清照  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 
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  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  |